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787篇
科学研究   85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13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加强想象作文的训练与探索,不仅能使学生自由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发挥,而且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真正能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的释放出来,锻炼其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广泛性,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建立教学创新机制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走过规模扩张之路后,应强化内涵发展。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教学创新机制现状,提出了构建和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教学创新机制以及机制运行保障的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当前,我国教育的最紧迫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行创新教育,为建立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试析高校体育如何贯彻创新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文献综述和分析法,针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观念,分析了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创造能力、创新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创新功能应为高等教育的首要功能的基本理论问题;重点探讨了高校体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汕头大学OBE-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对工程教育体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进行了再认识,建立了由课程教育体系,去"非工程化"实践教育体系,支撑体系,评价体系,统筹发展体系等构成的融合创新体系模型。基于体系构成与逻辑的分析以及新工科纲领性文件研究,指出新工科内涵式发展本质要求在于教育系统对新需求响应的快速性与定位精准性。结合新工科范式转换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工程教育系统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是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必要基础和先决条件。这些分析有助于厘清新工科发展理念中的模糊界限与争议,更重要的是为指导新工科具体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笔者的亲身实践浅谈开展数学创新教学不可回避的三个关键性问题,培养学生质疑求异能力,组织课堂讨论,教师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性作业治疗教学模式。其方法是在理论课、实验室、自习课及见习课中,通过启发、激趣、设疑和探究等促使师生互动。在所有的课堂中师生互动,学生成为作业治疗方案的设计者。连环互动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群众观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动力。阐释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地位,形成了丰富的党群关系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和政权的权力理论及思想。立足现实,文章从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完善践行马克思群众观制度机制、创新践行马克思群众观方式方法三个方面创新运用马克思群众观。  相似文献   
9.
“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农村、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共青团作为“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其组织的效果直接影响活动开展的整体效果。通过对当前“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高校共青团在深入开展该活动时的新思考并取得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学习必须主动、独立、创新,培养实际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总结能力是自主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